輪子之間

我很幸運能成為一名校車司機,這是一段既充滿回報又令人大開眼界的經歷。我有幸接送一般教育學生與特殊需求學生,這讓我更加珍惜自己孩子的健康,也悄悄地為我未來進入醫療領域做好準備。

接送一般教育學生的時光既有趣又充滿驚喜,聽到他們的笑聲,聽到他們毫不修飾的觀察(例如「你看起來比我爺爺還老!」或「你頭上怎麼沒頭髮?」),甚至是對人生出乎意料的深刻提問。但真正讓我學到最多的,是那些患有過動症(ADHD)、自閉症、糖尿病、癲癇、過敏症、感官敏感等疾病的學生。

每趟旅程不只是從A點到B點的移動,而是在為那些需求無法在下課鈴聲後停止的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平靜、可預測的空間。透過記錄每位學生的病況(許多都是我在人體生物學與醫學術語課程中學過的),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他們。有些學生極度焦慮,有些行為難以預測,有時甚至會抓傷或攻擊他人。許多人都有醫療狀況 — 我曾需在路上停車,讓護士照顧一位需要生命維持設備的學生,或是協助一位情緒崩潰的孩子。

在那些時刻,我學會了快速應變:安全地停車、調整路線以降低壓力,並與教育助理緊密合作,確保旅程穩定順利。這不是光鮮亮麗的工作,而是實時的問題解決、危機防範與富有同理心的照護,全都在車輪上進行。

最重要的是,我建立了與我過去只在書本上讀過的醫療與行為支援系統的真實連結。這些學生提醒我,每個診斷背後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每一個數據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樣的體悟,如今深深影響我從事健康數據分析的方式——以好奇心、同理心,以及對每一位病患深刻的尊重作為出發點。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