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倒影

鏡中那個突如其來的老人,像一聲無情的驚雷。某天清晨,當熟悉的面容猛然間被滿頭白髮與鬆垮的下頷取代,不由自主地問:「這個老人是誰?」 記憶裡的自己,仍保有青春的光澤。此時,卻再也對不上鏡中的影像,那是一種被現實狠狠敲醒的震盪。

每個人對自己的老去各有體悟。有的人在禿頂與贅肉前,看見曾經的巔峰,此時如刀尖般刺痛;有的人在鏡子裡,瞥見與父母越來越相似的輪廓,彷彿成了長輩的翻版,既詭異又不可思議。有人從「看上去年輕」到「看上去年老」,這種落差讓人羞於面對。也有人早在孩子離世、或重大喪失後,就體會到「衰老的速度超過時間本身」,在鏡中幾乎無法辨認,但心中卻仍懷抱「我還活著」的感激。

就像 Larry David 所言,鏡子中看見的是你「以為」的自己,而照片才是別人「看到」的你。

也有朋友選擇與時間和解:有人拒絕醫美,卻透過減重、健身、清淡飲食,讓自己在歲暮之年,擁有幾十年來最強健的體能;有人坦然接受灰鬍子與光頭,如實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他們的自信,來自內在長久的滋養,鏡中的皺紋與鬆皮,只是硬幣的另一面。

有時,倒影並不局限於臉龐,而是在前臂、小腿和腳掌。那對曾在草地奔跑的稚嫩小腳,至今仍存著幾分記憶的溫度,只是現在記憶中的腦海無法久留那份光滑與輕盈。更有一次,在鏡中隱約看見早逝的哥哥,他的影子透過我的輪廓浮現,那是一種血緣的延續,也是思念的倒影。

鏡子不會撒謊,卻只映出表面。我們心中的樣子,總在那些無形的情感與回憶中,層層迭加。小腳丫奔跑的孩子,曾被誤解的少年,正在變得像父母的中年人,和那位終將辭世的老者,都住在一個個今天的我們身上。

於是,我們每日面對鏡子:有時慶幸自己還在,有時感傷自己曾逝;有時因皺紋而嘆息,有時因自信而微笑。鏡中倒影,是時間的詩篇,提醒我們歲月的深度,教會我們在光影交錯裡,微笑着與自己和解。

發表迴響